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建设按下加速键
发布时间:
2021-11-16
分类:
近年来,5G+ 工业互联网建设按下加速键,多种应用场景不断拓展,呈现新技术赋能产业转型的蓬勃发展态势。站在 5G 快速发展的当下,日前,紫光展锐举办了 5G 行业应用研讨会,携手产业链多位 5G 行业探索先锋,以“聚链凝智 融合共享”为主题,探讨行业发展趋势,分享应用成果,展望 5G 行业发展的未来。
5G To B 赋能千行百业
随着 5G 大规模商用的普及,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边界将被打破,5G 在 To C 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,也开始在 To B 方面赋能千行百业。记者在会上了解到,目前,国内 5G 已经渗透到了工业、农业、建筑、医疗等十多个行业。从全国 30 多个省市的统计数据来看,5G 行业应用已经成为各个省市发展的重点。2021 年,5G 应用的案例数量已经达到了 1.2 万多个,可见,5G 行业应用已经和各行各业发生了一些化学反应。
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的吴冰表示,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在 18 个行业沉淀了 100 多个可落地的行业应用场景,总共 5000 多个项目开始在做复制推广。此外,中国移动还提出了“九天人工智能平台”,聚焦在工业、交通、金融、医疗、教育、智慧城市等几大行业,赋能行业数智化转型。
物流方面,京东跟展锐开展了深度合作。京东物流 5G 智能物流架构师陈亚迷表示,在仓储机器人、视觉 CPE 等方面都用了基于展锐芯片的一些模块。目前京东物流运营了 38 个大型“亚洲一号”智能物流园区,并联合合作伙伴发布了“5G 全连接智能仓”,涉及从入库搬运、分拣到监控、运维的运营场景。
在医疗方面,紫光展锐与海南联通、联通物联网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申报的 5G 应用创新方案“5G 智慧医疗点亮海南健康岛”,是全国首个基于 5G 技术覆盖全省所有基层机构的远程诊断信息化项目,围绕远程会诊、智慧分级诊疗、智慧医院、急救系统场景开展 5G 智慧应用。
5G 行业融合仍面临重重挑战
在 5G To B 正在不断赋能千行百业的风口下,5G 与各个行业之间的融合问题也面临着重重挑战。
陈亚迷表示,5G To B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痛点。首先,5G 服务能力的问题。5G To B 的服务不够标准化,面向行业还需加强,以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。此外,To B 相比 To C 客户会有更高的要求,包括对网络的保障、使用等,需要有更高的安全性与灵活性。因此,5G 对于 To B 方面的服务要求更高。
其次,成本较高。包括运营商在内,许多厂商仍旧是拿 To C 的网络结构和设施来服务 To B 的需求,因此成本难以控制。对此,许多厂商也一直在做改变,包括跟运营商成立联合实验室等。在 To B 的服务中,可能需要一些轻量化、更低成本的设施,包括低成本的 UPF 网关等来满足相关的需求。To B 的客户比 To C 的客户更加敏感,因此需要控制 5G 的成本,来满足“投入产出”的有效计算。
再次,欠缺提升一体化的解决方案。对于不同行业,5G 帮助该行业起到降本增效的成果才是客户的刚需。不管是终端,还是网络、平台产品,5G 都需要融入到信息化、智能化中,然后形成一体化的解决方案,需要与行业做有效融合,切实满足行业需求。
最后,需要打造“1+1>2”的产品。5G 与其他行业的结合,并不仅仅只是一个“面子工程”,也不是简单的“1+1”的结合,而是需要产生“1+1>2”的产品,以更低的成本、更高的效能服务更多的行业。对于产品的打造,5G 在 To B 方面依旧有待提高。
打造 5G 行业融合创新可从芯片精简化下手
众所周知,5G 通信技术的发展,离不开 5G 芯片的加持,而在 5G 从 To C 到 To B 转变的过程中,5G 芯片的精简化发展,将有效破解 5G 行业融合创新的种种难题。
尽管每个终端类型的作用都比较有局限性,然而每个终端都有定制化需求。这样对整个模组、芯片,都会提出差异化的需求。因此,这种需求对于传统的面向 To C 的规模化铺货思路和整个推广方式,其实并不适合。因此,为了能够适配行业终端的发展态势,需要在模组、芯片等方面做很多工作,要解决定制化、高成本和研发费用高的难题,从而实现既能满足行业的要求,又能够使行业终端研发或者出货过程中的成本降低。
因此,有专家指出,做芯片的精简化有助于推动 5G 向 To B 方向发展,尤其是能有效解决目前行业面临的“终端定制化、终端贵”的问题。如今,轻量化芯片也面临着需要寻找一个规模化市场和规模化应用的问题。这些精简化的功能对于行业应用或者终端而言,必须了解哪些功能是要保留的、性能要达到怎样的程度,同时也要对现有的基于 R15、R16 的芯片做功能的筛选,或者增加相应的功能。例如,国家电网需要高精度芯片的支持,然而很多功能对于其他行业而言,是不需要的,因此可以在芯片方面适当做一些精简,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,也能降低成本。
5G 产业的蓬勃发展,需要产业链上下游携手共进。若想实现突破,不仅仅是芯片厂商,还需要各行各业携手并进,才可“众人拾柴火焰高”。鼎桥物联网模组产品线总经理陶晗丰表示,整个物联网产业涉及千行百业,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夯实整个数字经济社会的底座,因此走融合创新是必经之路。只有这样,才能够打造高质量、高稳定的产品和服务。
文章来源:中国电子报
作者:沈丛
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,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相关新闻